近年来,在严格监管、出台配方注册制等新政及企业、行业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乳业持续健康发展。2017年国产乳制品迎来再度上涨,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。
欧睿国际的数据统计显示,2008年后国产乳粉市场整体呈现下滑趋势,尤其是在2015年和2016年,行业增速呈现负增长的态势;而到2017年,国产乳粉行业增速调头增长恢复至8%,这是国产乳粉行业增速3年内首次出现回升。
2017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稳定发展、提升,乳制品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继续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。国家食药监总局继续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实行“月月抽检”,1~12月共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657批次,合格2650批次,合格率99.74%,不合格7个批次,其中阪崎肠杆菌不合格2个、标签不合格5个。2017年,国家监管部门抽检的32大类食品中,乳制品、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都处于最高水平。2017年1~9月,国家食药监总局共组织抽检乳制品1169批次,合格1164批次,合格率99.6%,不合格批次5个,不合格产品中有4个是因微生物超标的进口产品,1个为因营养成分不合格的国产品;全国地方局2017年前3季度共抽检乳制品24259批次,合格242392批次,合格率99.3%。
分析发现,2017年度国家监督抽检质量不合格的乳制品,都属于偶发性的质量问题,不具有系统性、普遍性或区域性、局部性的风险,而造成这些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都是管理上出现漏洞。
对乳企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管多年持续加强,行业总体水平不断提升。国家食药监总局自2014年起对婴幼儿配方乳企实行质量安全生产体系检查,截至2017年底,已对89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99次体系检查,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6家、立案查处企业8家。每一次质量安全生产体系检查都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,并逐一指出企业存在的管理缺陷,同时要求整改。其中,既有内资企业又有外资企业,既有大型知名企业又有小型企业,既有牛乳粉企业又有羊乳粉企业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部分生产场所、设备设施未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,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,部分项目检验能力不足;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多是对体系、制度、规范的执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,执行不认真、不到位。虽然这些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因此出现不合格,但存在着质量安全风险隐患。通过体系检查,督促企业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。
被称为“史上最严奶粉新政”的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》2018年全面实施,2018年起未取得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将不得在我国境内销售。截至今年2月24日,国家食药监总局共发布42批配方注册名单,有1138个配方通过了注册,约400个品牌取得产销资格。有业内人士统计,在新政实施的过程中,大约70%以上的奶粉品牌会被淘汰,奶粉品牌数量也会因为配方数量的限制进行缩减,贴牌、代加工和进口假货将会被淘汰出局。
2018年1月,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31批次,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63个指标,被抽检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。4月28日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56批次乳制品抽检结果,其中抽检乳基婴儿配方食品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105批次,1批次产品核苷酸项目不合格;抽检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51批次,3批次产品核苷酸项目不合格。5月8日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166批次乳制品抽检结果,其中1批次灭菌乳非脂乳固体项目不合格。针对“问题产品”,市场监管总局已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、召回不合格产品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。
乳业专家表示,随着配方注册制新政的实施,消费者的信心不断提振,而渠道商对率先通过注册的国内大型奶粉品牌信心较足,进货销售上也有所偏向,带动了企业销售的增长。婴幼儿乳粉市场环境进一步被净化,小乱企业开始退出,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。